《My Blueberry Night》

一套以紐約為背景的愛情小品,
香港導演王家衛的作品。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門,
大門的鑰匙,在我們的手,
卻不能自己打開大門,
必須把鑰匙交給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
只有這個人能夠把大門打開,
把自己釋放。
亦只有這個人,能夠把大門封鎖,
把自己囚禁。

人的一生,會碰上很多鑰匙的持有者,
某個他,也許很珍惜你的鑰匙,
某個他,也許同時是很多鑰匙的持有者,
某個他,也許忽然感到生厭而把鑰匙荒廢。

而大門後的人,每天都只有在等,
等懂得愛惜的他出現,
等不會珍惜的他學會,
等丟棄鑰匙的他回頭。
徘徊在某個街角,原地踏步,原地轉。
妄想一天他會再次拿起荒廢了的鑰匙開啟心扉。

很可悲地,
當一天成為鑰匙持有者,結果其實亦然。
活於過份甜蜜之中,令人窒息。
無心的逃避,往往變成彌天錯。
最遺憾的,不是把鑰匙荒廢。
而是當一天突然想要回頭,發現大門仍在,門後的人卻不見了。
空空如也。
回頭,太遲。
想要被記起,想要忘記,同樣痛苦。
愛情,可有均衡點?

才發現,只要踏多一步,世界會變得大不同。
心碎和幸福的距離,只有咫尺。
偏偏,人選擇以最近的距離感受幸福,
以最遠的距離逃避心碎,
等和避,都不能取得正真幸福。

咫尺間的幸福。

總括而言,很不錯看。
頭一次看王家衛的電影,
完全被他的風格驚呆了。
每一格菲林都被玩弄得出神入化,
只能說,他是藝術感極強的一個人。

電影善用比喻法作為對白,
給予觀眾很大的思考空間,
似乎每一句對白背後都隱含了導演的說話。
細膩的質感,令人回味。

鑰匙的荒廢,愛情的失衡。

《神探》

杜琪峰、韋家輝作品,
一套完全跳出了港產片局限的電影。

「每個人心中都有鬼。」
的確,不知怎的,
我們都傾向對別人戴面具,
把真正的自我收起來。
也許這是自我保護的方法,
也許是因為習慣了便脫不下來,
也許是因為虛偽。

也許是因為我們怕。
怕被人看穿,怕向人示弱,怕於世不容。
總有甚麼原因令人不想脫下面具,
人愈大,變得愈多面具。
隨見識愈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愈遠。

漸漸地,才發現面具不但脫不下,
而且把真正的自己都遮蔽了,
失卻了原來的個性,變得行屍走肉。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彷彿都為著迎合別人而活,
為著得到別人的認同而活,
每一個人都像經過機械處理一樣,
戴著同一款面具。

的確,沒有人是一個島,
過於自我中心,鐵不是好事。
只是,圓滑和沒有自主,其實只差一線。
成人偏向回到過去,偏向變回小孩,都因為這個原因。
社會的可悲,童年的幸福。

多少人能夠像戲中的劉青雲一樣?
不理世俗眼光去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
他斷不是傻,也不是發神經。
反之,他很聰明,
只是聰明過度。
曾經記過的一句說話,
「知得太多,不是好事。」
把一切人性醜惡面都看透,很可憐。
看不透也是一種幸運,
起碼少卻不少煩惱,
起碼不用逼不得已的戴上面具,
蒙在鼓裡的幸福。

「每個人心中都有鬼。」
他的鬼,不是面具,而是幻想。
一段幻想出來的愛情,過去的遺憾。
也許,有甚麼我們都不能放棄,不想放棄。
不想放過自己,
遺憾,永遠難忘。死胡同。

整體來說,很驚喜,很喜歡,很推介。
非一般的港產片,所以說這個跳出了港產片的框框,
是因為它,不再催向商業化。
而是有主題,言之有物,
並非有的沒的的黑社會片、動作片,
很出色的劇本和演員,節奏明白流暢,
音樂方面尚算不過不失。
很具創意的一套電影,很難得在香港能出產這樣的一套電影,
看的時候不斷想起了《Identity》,兩套同樣出色,同樣出人意表的電影。
當然,相較起來,《神探》比《Identity》來得更出色。

「每個人心中都有鬼。」
記得曾經問過的一個問題,
「你對每個人的方法都不同,那個才是真的你?」
「每個都是真的我。」
想要發掘每個人最真的一面,
卻不想被發掘出內心的一面。
也許,每個都是真我。
也許,人連真我是誰都忘記了。
天知曉。

看得太透,不是好事。

《蘋果》

一套以北京為背景的黑暗電影,
講述四名男女之間的關係。

為了金錢,你可以拋棄甚麼?

區區二萬元,足以把一單強姦案視若無睹,
足以把妻子被迷姦的事實忘掉,
二萬元,足以買起對愛侶的愛。

區區十萬元,足以忍心讓妻子懷有孽種,
足以把自己的親生兒雙手奉上,
十萬元,足以買起對孩子的愛。

很可悲,把貞節人命作為金錢的交換,
自己的妻子值二萬,
自己的兒子值十萬,
看見心愛的被傷害,於心何忍?
區區十二萬,買起了人命,更買起了道德。
等價交換?

為了愛情,你可以拋棄甚麼?

愛,足以讓人忍受痛楚,
足以讓人忘掉感覺,
因為愛,才有死撐下去的能耐。
只是,愛的盡頭原來很可怕。

以身體來報復愛,痛楚中尋求一點點的憐愛,
想要逃避,想要否認,
很傻,卻人之常情。
訂下巨額條約,只因失去信心,
老羞成怒,甚至把錯誤推諉別人,
信心爆破,愛的盡頭,盡是諷刺。

金錢,不能交換愛。

整體來說,很不錯。有點《盲山》的感覺,
把社會黑暗面和人性的醜惡都拍了出來。
很傳神,很入肉。
剪接方面來得很出色,重覆疊片的方法,更具張力。
而且多次第一身視覺的拍攝,很有投入感。

當然,不得不提是四位主角的演技,很鮮明的人物性格,
一個麻木不仁,嗜錢如命,
一個貪好女色,求子心切,
還有兩個女角,活於男人掌控下。
四段複雜的關係,揭示一段賣妻賣兒的事實。

很可惜,這樣一套好電影被內地禁播。
原因是戲中的所為「色情鏡頭」,
我看的是未經刪剪的版本,
傳聞被刪剪的被本,被剪去了二十分鐘的片段,
很可悲的一件事,一套電影被剪去二十分鐘,
還得有支線和劇情可言嗎?
如果把著眼點放在大眾認為是「色情」的部份,
對不起,恐怕連《色戒》都拍不出來。
分不清色情和情色,可以很糟糕。

《L change the world》(L之終章 - 最後的23天)

一套以漫畫死亡筆記主角「L」為主線的電影,
與死亡筆記可說是兩樣關係不大的事。

當生命餘下二十三天,
你會做些甚麼?
當一天能夠擁有死亡筆記,
你會寫下誰的名字?

憤世嫉俗,讓人看見社會的黑暗面,
要作出改變,必須要做行大清洗,
死亡筆記,給予重生的機會,
夜神月,新世界的神。

曾經何時,我同意夜神月。

社會的黑暗,容不下任何白色,
為金錢,為權利,不擇手段。
出賣,欺騙,變得理所當然。
一班不能用法律去管束的人類,
自私、貪心、冷血,
不知所謂的人,不配擁有生命。
人不為己,難度真的會被天地誅滅?

死亡筆記的延伸,相同的理念,
致命病毒造出新世界,
善良、真誠,
還原人類的美好。
只是,愈是追求完美,愈是加速腐化。
沒甚麼,只是價值觀不同而已。

"L change the world"
世界美好,是因為沒有單一個人能夠改變世界。
誰都沒有權力傷害誰,
誰都可以沒有誰,
自視過高。

短短二十三天所做的一切,
才發現,生命原來可貴。
生命,讓人有改過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生命,讓人看到世界的美好。
生命,不應用來放棄。

整體而言,尚算不錯。L迷的最愛。
有別於《死亡筆記》,少了鬥智鬥力的場面,
帶著《死亡筆記》那種智慧角力的期待入場,鐵定失望而回。

不同的導演和劇本,卻保留了《死亡筆記》的精髓,值得一讚。
不同的是,這個,有點記事的味道,
平白的拍出了主角二十三天所發生的事,
從《死亡筆記》那個機械人式的L,到這個有血有肉的L,
讓觀眾更進一步了解其內心。

沒有濃厚的meaning,沒有緊張的智力大鬥法,
與《死亡筆記》相比,其實互有高低。
互補了彼此的不足,另一個角度看L。
一個會令人笑,也會令人哭的L。

要看的,把這個當成另一故事看好了。
畢竟這個不是偵探片,作為一個電影情節內的補充,其實還算不錯的。
最基本的連接位亦顯得流暢自然,
而且把另一主角的由來帶出來了。

電影音樂頗出色,相比一般日語片,節奏算得上明快。
男主角的演技愈來愈純熟,由《一公升的眼淚》開始一直喜見其進步,
直到這套,把角色都給演活了。不錯。
作為對黑暗電影的調劑,一流。
整套而言,不過不失。

《13 Beloved》(13駭人遊戲)

一套兩、三年前在泰國上映的電影,
類材與《saw》類同,以遊戲為軸心。

為了一億,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恐懼、道德、朋友、人性,
一個比一個艱難的遊戲,
一層層的深淵,
發掘面具下的人心,
能夠埋葬人心,才能取得勝利。

勝利,不能用金錢量度。
失卻基本,失去靈魂,面具下的可悲。
即使面對最親,都得假裝。
愈是假裝,愈是空洞。
才發現,面具一旦戴上,便沒有脫下的可能。
沒有關懷,沒有同情,
世界,冷酷而無情。
袖手旁觀。

很諷刺,生處一個這樣的國度,
連黑白的界線也變得模糊,
缺乏自我反省,
好人一詞,如像笑話。

良心,惻隱,成了牽絆,
要成功,就得不擇手段。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被金錢荼毒的人心,行屍走肉。
可悲的是,金錢能解決問題,卻不能換取生命。

嬴了世界又如何?
輸光好友等於一切全沒有擁有。
血,仍未冷。

總括而言,很不錯。
繼《人妖打排球》後第二部看的泰國電影,
驚見其進步,再不是言之無物。
有軸心,有主題,有meaning,有劇情。
拍攝手法雖未入流,電影音樂卻很出色。
只是某些部份顯得稍微誇張,
但依然不失其可觀性。
這個,斷不是驚慄片。

當然,相比《saw》,這個有很多進步空間,
泰國和荷里活的分別,再出色的劇本都需要投資,期望荷里活的翻拍。
而且,導演的眼過高,想把一連串的meaning拍出來,
令劇情顯得有點兒鬆散。

另外,多人談論的結局,
有點說得太白的感覺,
不夠open,不夠反思空間。
然而,除此之外,我很喜歡這樣的一個結局,
諷刺意味很濃,從小世界入手帶出大道理,
紙醉金迷下的悲劇,金錢教人失心瘋。

為了一億,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為了生存,你願意戴上多少面具?
遊戲的創造者,並不可悲,
可悲的是參加者,
欺騙別人,欺騙自己,
有權選擇而不去選擇,
錯的選擇,影響一生。
隨波逐流,只為找到棲所。
不能回頭,不能放棄。
嬴不了,就得輸。
一生一世的遊戲,
一生一世的悲劇。

駭人遊戲,
參加者,你準備好嗎?

《投名狀》

一套華語的史詩式電影,
戰爭中的兄弟情。

「投名狀」,忠誠之證,
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
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

三個性格迴異的人,
一個滿腔熱誠,
一個重視承諾,
一個近乎愚義。
始於「投名狀」,終於「投名狀」。

「兄弟殺我兄弟者,必殺之。」

因為戰爭拉近的距離,
一個人頭,震臂高呼。
因為戰爭而拉遠的距離,
一個消息,飛奔千里。

權利,女人,令人失去重心。
當日不言而喻的義氣,
當日拚了命的保護,
是因為承諾還是出自真心?

為了生存,兵不厭詐。
有理由的欺騙,
有理由的出賣。
因為劣勢,一切變得理所當然,
藉口?理據?逼不得已?笑裡藏刀?
被模糊了的界線,
被輕視了的情誼,
笑話一般的承諾,充滿了諷刺。

沒甚麼,誰都沒錯,
只是理想不同,
一個信任自己,
一個信任同伴,
一個信任兄弟,
道不同而相為謀,結局變得可悲。

沒有其他的量度,情才會變得漂亮。

也許,「投名狀」的出現,不是因為要拉近大家的距離,
反之,正正因為大家的距離變得疏遠而需要約束,
輕輕幾句誓言,負上整輩子的責任。
誓言,斷不是用口來履行,
關係,不是責任。
因為義,他能夠犧牲性命,你呢?
背信棄義。

整體而言,很不錯。
上千萬的投資,場面來得很震撼。
活像荷里活的製作,非一般的戰爭片。
色調方面別出心裁,戰爭的感覺,一片死寂。
也許,就要這樣一套場面盛大,劇情易明的電影才能沖擊一下華語電影的市場。
可悲的需求與供應。

此外,不能不讚一下戲中三位主角的演技,
一個矛盾的李連杰,
一個衝動的劉德華,
一個傻氣的金城武。
三種性格,三種表達。

「生不同生,死必同死。」
被打破的承諾,
誓言就如在傷口灑鹽,
回想當天可悲的笑話,
投名狀。

《Cashback》(愛情回水)

一套以短片改編的電影。
由失戀而起的愛情小品。

時間。
每個人對時間的定義都各有不同。
青春的,希望時間快點溜走。
年老的,希望時間能夠停留。
很矛盾的一種想法,
希望每天的時間能夠縮短,
卻又同時奢望人生的時間能夠延長。
想要飛過現在的一點苦悶,
期望留住未來的一點美好。
在一段時空之中不停徘徊,不停思索,不停後悔,不停消耗。
妄想能夠回到過去,妄想能留住現在,妄想能夠飛到未來。
直到生命盡頭一刻,才發現原本應該珍惜的,都變得悲傷。

可悲地,我們沒有玩弄時間的能力。
時間,只能把握,卻不能妄想跨越。
即使能夠凝結時間,沒有珍惜和欣賞的能耐,
再多的時間,都會變得奢侈。
才發現,能夠留住這一秒,不是好事。
無休止的延續,漫長而麻木。
心生的孤寂感,只有一人的世界,變得更冷清。

缺乏欣賞的目光,時間漸變成折磨。
時間飛逝和度日如年,從來都是不懂珍惜的結果。

懂得享受,懂得欣賞,
愛情,躲在分秒之間。
凝結時間,才發現錯失太多。
營營役役,美好的都化成過眼雲煙。

欣賞比消耗來得更切實際。
既不能留住,唯有欣賞每一刻的美。
再苦的事,都有其幸福在滲透。
肯去細味,人生才不枉過。

妄想去擾亂時空,變得愚昧。
能夠凝結這一秒,卻不能回到上一秒。
人生,也許能夠加速,能夠減速,能夠凝結,夠鐵不能回頭。
發生的,已發生。
過去,不能追。
現在,不能留。
時間,上天賜予人類最大的禮物,
讓人類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心願。
時間,不是折磨,而是寶物。
一個只有用心才能感受的寶物。
歲月有情,人而無情。
享受,每一秒。

總括而言,值得推介。
很藝術的一套愛情小品,
每一記鏡頭都花盡了心思。
淺景深,突題一刻的美。
要把時間拍出來,從來不是易事,導演卻做到了。
而且是神來之筆,完美得令人驚呆。
間中穿插的笑話,亦見心思。輕鬆的手法,悲傷的主題。

還得慶幸主角是畫家,
比一般人具有欣賞事物的心思,
不然,事件將會變得更糟。
試想想,一個視時間如糞土的人,
如果能夠凝結時間,鐵是悲劇一般的笑話。

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心思去發掘。
學習用眼去觀看,用心去感受。
時間,不應用來「套現」。

《塚愛》

一點帶點鬼片味道的愛情片,
彭氏力作。

他,為著所愛而犧牲一切。
時間、精神。
看著自己所愛一天一天憔悴,卻幫不了忙。
當施予的是自己心愛,
施比受,鐵不是幸福。

她,為著所愛而犧牲一切。
感覺,愛情。
看著所愛為自己頻撲,卻無能為力。
當接受自己心愛所施予的,
接受,變得更難堪。

放手,是唯一的出路。
出軌,是唯一的解脫。

「你會為你所愛的人做一點傻事嗎?」
犧牲,也許很傻。
只是,在愛情裡,沒有傻與笨,也無對與錯。
愛與不愛。
放手,因愛著太多。
出軌,因付出太多。

忠誠的愛情,難度真的需要死神作見證?
人,能夠輕易求死,
卻能夠為著所愛而死撐下去,
一點點的時間,一點點的奢望。
很可悲,
愛,唯有放於生離死別間,才能顯得漂亮動人。

男人與女人的區別在於前者能把性與愛分開。
心靈的空虛,肉體的補償。
一記情有可原的錯,一個不能挽救的果。
這樣的懲罰來得太大。

雖說關係不能放在天秤上,
只是,無止境的付出的確很可怕。
誰會希望自己長期身於天秤的下方?
他沒有錯。
只是,太累。

總括而言,尚算不錯。
不要把這個當成鬼片吧。
音樂和拍攝來得很出色,轉接得很不錯。
尾片的曲來得很配。
江若琳的《錯愛》。

曾話離別太等閒事 你想放手我竟仇視
無論明白我連累你 即使你曾是未介意
曾為你想過偉大一次 退出這愛情行開一次
到你真的變心 我卻心酸失意

我知你都太好人事 再多缺點也不歧視
其實容納過維護過 結局更壞我都應該滿意
無奈我心裡過份寵愛 沒法放低一時感慨
仍是每晚也在意 望你再示意 還是愛根本要自私

不敢相信 和你戀愛無默契 不經意被旁人代替
你話過肯犧牲 我便要一生一世 情感不想荒廢
即使失禮 容這三角情面世 仍願意不惜這一切
停留於 迴旋處 任由我 從此失勢

不敢相信 和你戀愛無下世 心早已改變全白費
我沒有講分手 切勿要功虧一簣 情感不想荒廢
即使失禮 容這三角情面世 難道要施展攻心計
停留於 迴旋處 任由愛 來生轉世

犧牲,最後能夠付出的一點點東西。
兩個只想為對方付出的人,卻敵不過天意。
一個很想付出,一個不想接受。

愛情,不能計較。
傻,只因太過深愛。
死去,來為你犧牲。
塚愛,放在墓穴內的愛情。
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