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韓國電影,
著名導演金基德的作品。
以呼吸喻愛情,也許把愛情放得太大,
只是,誰能夠否認,
愛情,其實是必需品。
被習慣了的愛情,慢慢被人淡忘。
擁有幸福,就像與生俱內來的權利。
直至一天,呼吸變得困難,
才能億起當初有過的溫暖,
失卻信心,空氣變得刺骨。
誰不希望呼吸自由的空氣?
自行停止呼吸,叫人心痛。
被污染的空氣,
選擇放棄,選擇苟存,都很困難。
接受,也許並非出自原諒,
只是習慣了,便不能失去。
奪取別人的呼吸,叫人悲憐。
從未擁有過的空氣,
在靜止的一刻,乞求愛。
在窒息的一刻,感受愛。
能不到的,更想擁有。
欲罷,不能。
兩種不同的愛,
兩種不同的恨。
愛,還是愛,
再多恨,都不能沖走愛。
有多恨,便有多愛。
同一個天空,同一種速度。
呼吸,需要配合。
總括而言。蠻不錯的。
首次看金導演的作品,
有傳這套已經是他最「爛」的作品,
但情感的描寫依然入木三分。
包括了不少個人風格,不少導演的話。
男女主角的對白不多,
其中張震是完完全全靠眼神演戲,卻演得很細膩。
從絕望到希望轉而失望。
從愛到恨轉而報復。
愛的盡頭,來得可怕,來得黑暗。
很喜歡電影中的象徵比喻法,可能有點難明,
看不懂的會稱為爛,
看得懂的,會看出電影中的趣味。
文藝和含意深的電影,從不爛。
好的電影,爛的觀眾。
當然,電影不是是非題,
明與不明,誰對誰錯,其實沒有答案。
我們都不是金導演,都不能代入別人的腦袋去想人所想。
學懂欣賞就對了。
引一段導演的話,
如果吸入了憎恨,那麼就讓寬恕呼出 。
如果吸入了嫉妒,就讓憐憫呼出 。
如果吸入了希望,就讓放棄呼出 。
如果這樣子呼吸著,那水和油也能融合。
生命中的某些時候,讓人呼吸也變得困難 。
死刑是合法奪走人的呼吸的方式,
但即使我們不是死囚 ,
也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能夠自由呼吸。
當人失去信任的時候,
痛苦比被判死刑還要更劇烈......
有一個女人失去了信任,
去探訪一個她不認識的死囚 ,
她向他釋放一切 ,
遇到她,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事,
雖然他已時日無多,
他們的呼吸卻慢慢融合為一,
當女人呼出時,男人吸入,
女人吸入時,男人呼出,
當其中一個停止呼吸, 另一個也跟隨著。
天才才能想得到的比喻,
是天馬行空嗎?
是不切實際嗎?
愛情的反面,
面對窒息,誰會不掙扎?
《呼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