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地異煞 - 信為何物?》


《Green Mile》導演最新力作,《霧地異煞》。簡單地說,美國的小鎮因為科學家們的自大而淪為怪物入侵的基地。在大霧籠罩下,人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時,必需要及時放下私心,才能找到生存的一點根據。

《Green Mile》導演一向以怪異奇趣的事物反映人性而見稱,這套亦不例外。打正旗號以揭示人性黑暗面為題材,所謂的霧和怪物只充當配角,若然單單因為怪物而被稱作驚慄片,相信會令不少觀眾失望。然而,若然把這個稱作反映人性的電影,個人來說,未免又有點兒太過。

無疑,電影是以人性為賣點,描述人性的鏡頭亦不少,只是,單單作為反映人性的電影,這個所汲取的人性實在不多,大抵離不開人性本善,在經歷一番恐懼下人的私心令人類變得比任何東西更值得畏懼等等的一類人性描寫。在自私、自大、信仰三為一體的主題下編織了這套電影。

說這個若然被稱為反映人性的電影,未免有點兒太過的原因很簡單,離不開三個字,太多message。導演希望在三個主題中都作出深入探討,顯然,在信仰方面是成功了,但由信仰繼而衍生出自大和自私一類話題,則未免有點眼過闊的感覺,要在短短一百二十分鐘成功和所有message推出去,導演的手法不算敗筆,只是沒有好好考慮及觀眾的消化程度而已,令整套電影的重心顯得有點偏頗和吃不消。

這樣說,並不是說導演的功力不夠,只是純基於在網上影評看到的一點迷思。網上的影評大抵離不開四類,一類是所謂「神婆」帶出的信仰問題,一類是科學家帶出的自大問題,一類是所謂「信眾」帶出的自私問題,還有結局一個不知是啥的問題。如果把這類複雜的問題歸一,只一個字便可貫穿整套電影,一個信字。

可不是吧?自大,因為科學家們相信自己有駕御大自然的能力。自私,因為對未來和信仰失去信心,需要啥安靜心靈的落腳點。神婆,因為盲目相信自己的信仰,律師,因為不肯相信自己的敵人。甚至連結局,都能夠以「信」去貫串。男主角由相信自己,相信未來,相信希望,一直走到不相信世上還有希望的存在,最後落得可悲的下場。

若然要為霧下一個定論,在我來說,霧會是一個未來,一個未知的未來,一個你一旦踏出了第一步,便不能退卻的未來。有些人,會為未知的未來而感到恐懼,想到輕生。有些人會因為茫然而把一切交給上帝,從而變成依賴,希望信仰會為自己決定未來。有些人,會因為未來的可怕而把責任推諉別人。有些人只會乾著等,相信命運會有所安排。有些人,即使未來可怕仍會堅持自己。結局告訴我們,唯有相信自己,相信希望,才能走出未知的一大片灰暗。

就是基於這一個原因,作為反映人性的電影,這套不算最出色,《28 days later》會比這個更為吸引我。但作為說教的電影,這套絕對一流,結局的悲慘讓人反省人生,這斷不是啥反映人性的電影會出現的鏡頭和結果。硬要說因為人性的可悲再加點啥啥啥來說出結局的吸引,在我看來,說不過去。就是因為相信導演的好名聲,我不覺得電影的message會在結局時才變得如此截然不同。單單作為反映人性的電影,草草留下懸念便可,不必把結局的悲情度誇張十倍。當然,這是我與別不同的想法,從宗教、人性到政治,看得出啥,電影就是啥。這個也許就是這套電影引人入勝的地方。

總的來說,小本製作來說,這套電影很不錯,雖說每人看到的東西都有點差異,但電影的簡單手法反而令說話更加突顯,起碼有樣東西大家都不會否認,導演,有說話要講。而且,我很喜歡電影在超市進行逃命的設計,加上電影中不斷運用的close up,一開首便來了個很好的簡介。雖然不能認出名字和聲音,但誰和誰的身份和關係在電影開首已經可以清楚得知。而後段的close up則可描寫了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情的反應和情感,小圈子中難得看到的眾生相。唯一不足的可說是電影的剪接,每當有時線的跳序,電影都用黑幕來跳過,雖說這樣的做法可以令電影變得連貫,但配上整套,總有點馬虎和突兀之感。

信為何物?唯有在恐懼和未知下,才發現,信,不能失衡。